张雯婷,现任2014级基础法医班、2015级临床医学(五年制)2班、武警班辅导员,同时也是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教师、2014级临床医学(五年制)1班导师。
他深情回顾了自己求学的历程,谈到了导师对自己的影响,勉励全体研究生新生们向大师学者们学习,胸怀大理想,心系大问题,做好大文章,在复旦园中结交良师益友,锤炼学术意志,关注国计民生。全场新生在研究生会主席唐荣堂的带领下庄严宣誓:胸怀远大理想,关注人类命运,忠于祖国,热爱人民,探求真知,遵纪守法,文明诚信,博学笃志,切问近思,追求卓越,恪守学术道德,弘扬复旦精神,为学校争光添彩,为国家贡献力量。
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校领导和老师亲切地为新生代表佩戴上校徽。制图:实习编辑:责任编辑:。今天的正大体育馆师生满座,全场洋溢着青春欢乐的气氛。从2004年起,我校两年一次组织全校研究生投票评选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,今年上半年完成了第七届的评选。中国语言文学系2016级硕士研究生金瑶作为新生代表发言。
悬挂在会场四周的横幅浓缩和诠释了复旦精神,团结服务牺牲 师生一德精神贯爱国求实创新 先忧后乐交相勉格物致知 做一个有学术志趣的研究者经邦济世 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复旦人,一条条横幅表达出对新一届研究生的殷切期望,激励着2016级全体研究生刻苦勤勉、奋发成才。校党政领导,校学术委员会、学位评定委员会、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,第七届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代表、新任博士生导师代表,以及全校各院系和部分机关部处的负责人应邀出席。平时住在学校,一个月只能回家一次,我要乘长途汽车到朱家角,乘一天只有一班的小轮船再走一个小时的路才能到。
我希望我们复旦大学的学生,要知道大学四年是你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,也是你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,千万不要虚度荒废了这四年时光。后来她拿了奖学金到美国留学。告别了坚守三十多个春秋的复旦讲台,陈纪修对澎湃新闻坦言:我喜欢教师职业,更热爱在复旦做一名教授,做老师是我这一生最正确的选择,复旦是培养我的地方,更是成就我的地方。苏步青院士说他学微积分做了一万道题。
最牛班级里也有一个成绩并不突出但十分用功的学生,他后来做编码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,现在已经成为了中科院院士。在复旦碰到的学生优秀的非常多,我觉得很荣幸。
希望他们要自己把握住大学四年这宝贵的时间,过了这四年就再也没机会接受大学阶段这样的训练了。数学分析这门课在我们数学系是一门很重要的科目,学校很重视,学生也知道这门课对他们的将来至关重要。我们也有教师水平很高,平时跟学生交往不多,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。澎湃新闻:《数学分析》其实是一门很难很枯燥的课程,怎么才能把这门课学好?陈纪修:数学分析肯定是难的。
澎湃新闻:所以您是让他们了解要学会接受挫折么?陈纪修:我始终坚守教学第一线是因为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,还必须时刻想到育人,只有将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,这样的教师才是称职的好老师。不花功夫,数学分析功底想打得扎实是不可能的。没有敬畏感,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。这么多学生考进来都是非常优秀的,如果你的课上不好,对不起学生。
所以我也非常喜欢我的学生,我对老师这份工作无怨无悔。实际上作为教师,教书育人,要减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,跟学生接近了之后才能了解学生的状况。
实际上这是很朴素的一句话,对学生要关心爱护,当然也要严格。大学这四年对学生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,这个四年有的人放纵自己,睡觉,打游戏,谈恋爱。
喜欢听您用一个长长的、陈旧的故事来告诉我们‘闭区间连续,开区间可导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,让人忍不住开怀,也感谢您用心良苦。澎湃新闻:您主编的《数学分析》成为广泛使用的教材,您从小数学就很好么?陈纪修:我小学成绩平平,进初中以后,开始也很一般,什么时候开始好的?就是开始学平面几何的时候。特别是研究生来问我问题,我会跟他们说,如果你是我的子女,我会给你点什么建议,我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,心里面怎么想,我就怎么告诉他们。我的老师把这个观念传达给了我,我也把这个观念传达给了我的学生,有些传统、学风还有学术氛围一代代相传,才形成了我们复旦的一种精神。享受聚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幸福澎湃新闻:您教学这么多年,和同学们的关系都很融洽,您是怎么做到的?陈纪修:我的老师陈建功教授一直跟我说,要善待学生。在农村教了8年,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,我从家出门到学校6个小时。
但是我看着您,却只觉得您应该是更年轻一些的,是个可爱可亲的长辈,是个健旺矍铄的老人。【对话】学数学关键是要开窍澎湃新闻:您在复旦大学教了多少年的书?陈纪修:1963年我本科考进复旦大学,只读了3年书,到三年级下学期就1966年了,1966年开始就不读书了。
学数学关键是要开窍,要对数学感兴趣。关键是怎么样好好利用这四年,把基础打扎实了、把最基本的知识学好
近日,国家人社部公布了2015年度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,我校化学系李富友教授榜上有名,并同时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。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自1995年底开始实施,是我国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。
制图:实习编辑:责任编辑:。目前,我校已有47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。2003年,他从北京大学调入我校,2006年晋升为化学系教授。李富友教授,博士生导师,1973年生于浙江。
国家级人选每两年增选一次。入选人才将参与重大政策咨询、重大项目论证、重大科研计划和国家标准制定、重点工程建设。
近年来,他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、科技部863项目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委联合组织开展,旨在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,促进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成长。
他的工作围绕荧光成像领域的科学问题而展开,综合运用有机合成、配位化学、稀土化学、纳米技术和显微光学,合成新型的发光材料,用于生物成像研究,有效地提高成像的信噪比,实现特定底物的选择性荧光示踪2003年,他从北京大学调入我校,2006年晋升为化学系教授。
李富友教授,博士生导师,1973年生于浙江。他的工作围绕荧光成像领域的科学问题而展开,综合运用有机合成、配位化学、稀土化学、纳米技术和显微光学,合成新型的发光材料,用于生物成像研究,有效地提高成像的信噪比,实现特定底物的选择性荧光示踪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委联合组织开展,旨在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,促进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成长。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自1995年底开始实施,是我国选拔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。
近年来,他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、科技部863项目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。近日,国家人社部公布了2015年度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,我校化学系李富友教授榜上有名,并同时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。
制图:实习编辑:责任编辑:。目前,我校已有47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。
入选人才将参与重大政策咨询、重大项目论证、重大科研计划和国家标准制定、重点工程建设。国家级人选每两年增选一次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